關於台灣「寫實」的問題,若單純從技術的層面上看,那麼或許最值得注意的是,為何這看似最為自然而然的技術訓練和教養,會出現得比印象派技巧乃至於抽象繪畫更晚?從某個角度上看,台灣現代和當代藝術發展歷程或可以視為,西方藝術發展的延時映射。
更多平時的大地是充滿生機,有著多樣的色彩變化,卻在雪慢慢的覆蓋下重塑了原有的面貌,呈現極簡的形態、接近單色調的視覺效果。面對眼前白茫茫的雪景有了新的理解,雪可說是自然界的行為、地景藝術家!於是他用相機鏡頭紀錄了一幕幕白雪模塑出的大地景象,雪的藝術作品。
更多自2016年起,ART TAIPEI便與教育部合作「藝術教育日」,邀請全台各地莘莘學子共同參與年度藝術盛會。今年共有870位師生共襄盛舉,紀錄超過往年!活動特與臺師大藝術學院合作,邀請專業教學及藝術相關背景學生導覽解說,使觀展師生能有更豐碩的收獲。
更多「2019 ART TAIPEI(第26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21日落幕,名人汪小菲、全聯先生邱彥翔與藝人黃逸祥等人都趕在展期最後一日到場欣賞作品。首度參展的多納藝術的銷售成績也都相當卓越。而2019 MIT 新人推薦特區則不讓資深前輩專美於前,初登台即邁出穩健的步伐,未來發展值得期待。5日展期吸引了海內外專業藝術策展人、美術館館長、國際展會負責人、頂級藝術藏家等貴賓。
更多藝術博覽會(AIR FAIR)舉辦的主要目的性是在於藝術作品(ART WORKS)的買賣,讓其可以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當中。這個過程看似相當的簡單,實則隱藏著相當複雜的消費心理因素及行為,甚至可以觸及到整體的社會美學教育的問題,畢竟藝術並非人人可以理解,但偏偏它卻又與社會現象有緊密的關係。
更多本次展出中「MIT新人推薦特區」的八位台灣新銳藝術家皆備受關注。敘述真實與虛假記憶經驗的黃士綸 (多納藝術 L04展位)、以多元媒材呈現觀念藝術及裝置藝術的騆瑜、結合木凸版畫刻版技巧的張書毓、透過雕塑呈現力之變動的陳肇彤、凸顯人類自我孤獨感的黃敏哲、透過金屬飛機雕塑對殉職的太空人表達紀念的藍仲軒、以壓克力顏料為主要媒材的李政勳,和引入當代最新科技的劉呈祥等八位新人,分別與多納藝術、赤粒藝術、伊日藝術計劃、索卡藝術、東家畫廊、也趣藝廊、99°藝術中心、水色藝術工坊等畫廊合作展出。
更多2019 ART TAIPEI展會三天以來,包含文化部部長鄭麗君、高雄市立美術術館館長李玉玲、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策展人暨藝評家陸蓉之、台灣玻璃總裁林伯實與學學文創副董事長徐莉玲賢伉儷,以及知名藏家許宗煒董事長,紛紛到場支持。
更多第26屆2019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今日起(18日)於台北世貿一館開幕,展至21日,開展首日即湧入熱烈的參觀人潮,本屆參展畫廊數量高達141家,來自12個國家地區,超過3千件藝術臻品。多納藝術帶來盧昉的《暴風雨前的台北橋》受到藏家熱情青睞。
更多「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自2008年開始辦理的「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這也是藏家入手藍籌股的好機會。2019年入選的藝術家分別為:李政勳、陳肇彤、張書毓、黃士綸、黃敏哲、劉呈祥、騆瑜(謝家瑜)和藍仲軒等八人,呈現出藝術家與畫廊媒合的多元展區。
更多新生代演員吳翔震,剛結束電影緝魔宣傳,在日前參加多納藝術舉辦的藝術家聯展,其中一位藝術家黃士綸正是吳翔震高中的同班同學,吳翔震表示自己高中是美術班的,在藝術領域中,兩人已經有超過15年的經歷,見到面後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藝術生活所面對到的狀況,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所以兩人格外珍惜,這樣的緣分!而黃士綸說,他從小就知道震翔特別有藝術家氣息,在前年就要他一定要回來畫畫,最後十年沒畫畫的吳翔震終於拿起畫筆,目前正在籌備個展。
更多據財政部說法,預計鬆綁的為5%的營業稅和20%的交易所得稅,但前者在《文化奬勵條例》中已有相關辦法,只待開放,對此多納藝術創辦人陳如鈊指出,依目前的辦法,畫廊每一案、一展都要申請審核,「審下來都2個月了,根本來不及」建議只要是畫廊協會會員即可免審,節省文化部及業者的作業時間。
更多從這次個展〈雪國〉中我們可以看到傅作新在這次的系列創作中相較以往有非常不同的轉變。《下雪了》系列及其它作品在直觀的視覺下與前期的作品相比,較有符號與形式上的延續。以無數個白點依照濃淡疏密的不同,使畫面中的遠山、樹林、樹幹與草叢帶有版畫般的硬邊視覺,在冷灰色調的背景中,像是半透明的剪影一般層疊出空間的層次感。
更多呼應「光之再現」,此次ART TAIPEI多納藝術則帶來不同世代及風格的亞洲藝術家,包括台灣出生,以寫實功力廣受好評的盧昉;結合西方古典與日本漫畫的日本藝術家佐垣慶多,持續關注於東西繪畫對空間處理的差異;印尼藝術家韋耶諾維則是結合民間藝術與點畫派,將圖像轉換成程式般的語彙,在平面畫布上創造出超越維度的空間層次。
更多近年來台北藝博因為各種因素,面臨到嚴峻的考驗,今年的情況更是如此。然而首次參加台北藝博的多納藝術,卻有不同的想法。陳如鈊不藏私,透過選集一路走來合作與收藏來的精銳藝術家們,在展位中組成一個具有多納藝術品牌識別度的聯展─〈視覺記憶〉。作為藝術經營的新銳軍,多納藝術又是如何在這個看似已然被群雄分食的藝術市場紅海中,找出屬於自身品牌的藍海策略?
更多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即將在十月中展開,今年,多納藝術將集結五位國內外藝術家,以《視覺記憶》為題,讓觀眾欣賞跨越空間與時間的藝術巧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