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漂亮家居 6月號 - 屬於都會地景的人文意象──《台北行走.城市印象》 盧昉、周政緯創作展 (6.15.2021)

透過藝術演繹出城市的隱藏風情。台北101 與多納藝術攜手合作,由王焜生擔任策展人,於Gallery 101 展出《台北行走.城市印象》盧昉、周政緯創作展。本次結合台北市景與藝術畫作,巧妙地時空穿越帶來市民生活中的趣味橫生,更勾勒出藝術創作者心目中的市景與城市印象。藝術家盧昉與周政瑋擅於觀察城市生活的面向,透過從風景到人文的再詮釋,在台北城市的地標台北101 大樓裡引領觀眾如同在台北的行走,從視覺的意象勾勒出對生活環境的印象;在客觀寫實的技法裡連結每個人獨特的情緒、透過古今抑或是虛實的交相對應,演繹出城市的隱藏風情。

更多

人間福報 - 攤販入景 歐洲名畫滿滿台味 (6.14.2021)

台灣士林夜市的攤販和車陣大舉進攻古羅馬神殿和競技場;道教王母娘娘端坐十五世紀聖堂的寶座上,與兩側的教士們都手持一杯珍奶;在歐洲十六世紀的農民婚禮中見到台灣辦桌的紅藍帆布與塑膠紅椅。藝術家盧昉擅將濃濃台灣味幽默融入歐洲知名古畫中,讓觀者在莞爾一笑中,反思東西文化差異,他笑說:「我是用古典繪畫技法,探討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更多

PPAPER - 木材的溫度,經過藝術家的巧手,揉進了我們心房 (5.30.2021)

由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系主任賴永興老師策畫的展覽《琢木探形》集結七位優秀的藝術新秀,7月將在 多納藝術 Donna Art 聯合展出。 展出藝術家:江慧琳、芝田典子、林芝萱、林芳瑜、姜運威、陳家邦、賀泉融 

更多

中國時報 - 穿越時空看台北 反思內心生活 (6.05.2021)

台北101與多納藝術攜手合作,於Gallery 101展出藝術家盧昉、周政緯創作展,結合台北市景與藝術畫作,也勾勒出藝術創作者心中的城市印象。《台北行走‧城市印象》策展人王焜生指出,城市是一個有意識經過規畫建構的社會空間,從街道規劃、建築設計、活動訊息,都市的視覺影響居住與生活在其中人們的心理內在與身體外在,城市經驗也形成了城市的特色以及人們如何看待城市。

更多

人間福報 - 爬台北群山 周政緯描繪家鄉味 (6.02.2021)

台北,在你眼中是什麼樣子?留學西班牙的藝術家周政緯,二○一三年自澳門返台後,爬遍台北附近的山,從高空遠眺台北一○一、紗帽山等地,畫出一幅幅恢宏卻細膩的精采畫作,然而乍看如照片般寫實的作品,細節卻大大不同,每一筆塗抹中,都有著他對家鄉濃濃的情感投射與理想性的描繪,他說:「我希望能畫出周政緯眼中的台北味。」

更多

藝旅實驗室 - 台北101 ╳ 多納藝術 聯合展出「台北行走•城市印象:盧昉、周政緯創作展 (5.20.2021)

理性思想主導下的現代城市是一種高尚的、文雅的、詩意的、有紀律的、機械環境的思考型社會,具有嚴格等級技術規範的優美空間。然而在人與人相互作用與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據下,居民意識抬頭,著重自然與人文生態的思想不斷被提倡,現代生活碎片式的體驗當中,人們必須透過不同的活動及想像,塑造兼顧自我保存的社會生活得以可能,維持自我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其實是一種帶有救贖意義的審美現代性。都市生活不應該剩下如此被動依存性的消極,而是可以具有愉悅性、以新的角度品味的積極。

更多

夢想誌 -《台北行走.城市印象》盧昉×周政緯創作展 (5.18.2021)

藝術家盧昉與周政瑋敏銳的觀察城市生活的面向,透過從風景到人文的再詮釋,在台北城市的地標台北101大樓裡引領觀眾如同在台北的行走,從視覺的意象勾勒出對生活環境的印象,在客觀寫實的技法裡連結每個人獨特的情緒、透過古今抑或是虛實的交相對應,演繹出城市的隱藏風情。

更多

Stay Happening - 台北行走 • 城市印象:盧昉、周政緯創作展(5.18.2021)

理性思想主導下的現代城市是一種高尚的、文雅的、詩意的、有紀律的、機械環境的思考型社會,具有嚴格等級技術規範的優美空間。然而在人與人相互作用與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據下,居民意識抬頭,著重自然與人文生態的思想不斷被提倡,現代生活碎片式的體驗當中,人們必須透過不同的活動及想像,塑造兼顧自我保存的社會生活得以可能,維持自我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其實是一種帶有救贖意義的審美現代性。都市生活不應該剩下如此被動依存性的消極,而是可以具有愉悅性、以新的角度品味的積極。

更多

非池中藝術網 - 多納藝術木雕聯展-《琢木探形》 看見年輕新銳的藝術意志 (5.12.2021)

縱觀臺灣雕塑市場的發展,展覽從畫廊內部策展、飯店型博覽會,至大型的國際藝術博覽會,木雕創作漸漸獨立出一派屬於自己的領域,更是圈粉了不少專門收藏木雕藝術的收藏家。儘管在雕塑的創作上有不少媒材的應用,舉凡像是FRP、陶瓷、金屬、銅、紙漿、石膏…等,或是相形之下價格較好入手的潮流藝術公仔,木雕創作仍然占有一席地位。或許是因為木雕作品擁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它與其它可翻模的材質不同,無法擁有多個版數,對於收藏家來說作品的獨特性與親手雕刻的溫度,仍舊保有藝術品的真實性;而就目前時常看到的木材質雕塑,大部分的題材仍以具象表現居多,但是發展的樣貌卻多元以及豐富,對一般大眾來說,是容易讀懂的藝術項目;而抑或是它的材質使然,溫潤的木頭色,經由顏料上色之後呈現出來的效果與其它材質也大不相同。

更多

Prestige品雜誌 四月號 - Diary 慢下腳步 《不完美的完美》(4.2021)

Prestige品雜誌 四月號 - Diary 慢下腳步 《不完美的完美》(4.2021)

更多

夢想誌第29期 - 林家弘《不完美的完美》 (4.2021)

台灣在地藝術家­-林家弘,其擅於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深入剖析當代社會的集體狀態,揭露人們心理層面的種種衝突。在眾人對青春的歌頌之中,看見擁有強烈自我意識卻無力面對現實挫折的年輕世代,種種的思索,正是出自於對人生的珍視,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更多

中時 - 拒遭邊緣化 中間商加入戰局 (4.18.2021)

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則指出,數位藝術家可以上NFT平台直接發行及銷售,看似畫廊銷售角色式微,但她認為由畫廊跟藝術家ㄧ起合作,是協助行銷的角色,「買家跟畫廊交易也比較安心」。

更多

漂亮家居 4月號 - 揭露人們心理層面的種種衝突──《不完美的完美》林家弘個展 (4.2021)

台灣在地藝術家林家弘,其擅於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深入剖析當代社會的集體狀態,揭露人們心理層面的種種衝突。臉部表情是林家弘作品的焦點,那誇大的臉部,圓圓的大眼,演繹著身處現今社會的各種表情。藉由衣著、姿態及身處場景說明畫中人物的身份與情境,鋪陳出一段段當下社會的人生課題。作品除了對現今社會中個人成長經歷的反省爬梳外,也往前延伸到未來的人生思考,以青少年及成人階段的女性做為投射對象,詮釋時下男女面臨的種種人生選擇。

更多

中時新聞網 - 字體美醜風格設計展解密 (3.30.2021)

清明連假想當文青,卻不知道該去哪裡嗎?喜愛觀賞畫作的朋友,則可參考多納藝術與凱基銀行合作,即日起至4月23日止,分別於中山分行、天母分行、敦南分行展出《出入古今:盧昉精選展》、《與你同片星空下:黃士綸個展》、《轉喻之詩:游幸姍個展》,為民眾帶來不同的美學洗禮。

更多

夢想誌 - 多納藝術攜手凱基銀行 凱基中山敦南天母三行聯展 (3.29.2021)

多納藝術與凱基銀行合作第五檔,即日起至4/23於凱基銀行中山敦南天母三行聯合展出西班牙國際具象繪畫奬和奇美獎藝術家──盧昉(中山分行《出入古今:盧昉精選展》)、文化部MIT新人獎藝術家──黃士綸(天母分行《與你同片星空下:黃士綸個展》)、新藝獎及大藝獎藝術家──游幸姍(敦南分行《轉喻之詩:游幸姍個展》)的聯合個展,開啟2021年美好藝術的新篇章,每個展覽的作品也都給大家帶來不同的美學洗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