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瑩真充滿靈動與想像力的植物與幻獸作品,以清新、神秘的優雅氣質,為疫情低迷的現在氛圍注入一股恬靜、悠然氣息,並引領大家自然進入她的心靈秘密花園,一同遨遊在如詩似畫的奇美幽境中!
更多傳統水墨多崇尚巨碑式山水,當代水墨以古典為起點,除文人畫清風幽骨,更欲發展出當代藝術風格,近期以「幽岫參天外」為題,當代水墨藝術家陶綱和白雨的雙人展,以各時代人們如何理解與認識世界為基礎,在疫後時期以山水筆墨奇想,期待世界的可能性。
更多在此次於多納藝術舉辦的「幽岫參天外:白雨╳陶綱雙人展」當中,展出了兩位年近不惑的水墨畫家作品。有別於衝浪型的當代創作者,他們十餘年來埋首創作、不跟風的態度,以及對於自身水墨表現循序漸進的試驗與實踐,在這水墨與書畫逐漸備受藝術界重視的環境當中,有著穩健且漸入佳境的步伐。
更多多納藝術此次聯合展出當代水墨藝術家白雨和陶綱的雙人創作,以「幽岫參天外」為展題,引申出當代水墨藝術家有如曹霸那股清風幽骨,不與世爭的創作心境,於化外顯丹青,悠遊於寰宇天際之間又不失當代藝術風格。幽岫原意為深山中之岩洞,常引申為隱居之意;天外之意乃天空之外的極遠之處。
更多第28屆「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1年10月22日(五)至25日(一),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展開,並於10月21日(四)舉辦貴賓預展。
更多將一塊原木,把不要的部分慢慢刻去,這個身體勞動的過程必須伴隨著技術和體力來面對刀具與材質外,木材的紋路節瘤也隨時激發創作者斟酌下刀的力道與方向,所以用琢磨玉石的「琢」字來形容創作過程就像和木頭進行一場有來有往對話,而作品造形源自藝術家的原創思維,減法雕刻雖然在創作之前就必須先有模型草稿才能進行創作,但是將一塊原木層層的刻去多餘的部分的過程,也時時探索檢討著作品的造形,也是探索著作者的內心世界。
更多國內外110家畫廊參加 ART TAIPEI 2021
更多第28屆的「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今宣布參展藝廊名單,其中,備受關注的除了這可能是台灣本地遭遇今年疫情狀況後,首個大型藝術博覽會之外,同時,這也是台北藝博在多年參展畫廊狀況轉變之下,再次地與眾多數年未參展的藝廊相聚首。其中,備受矚目的回流、甚至是未曾參展台北藝博的畫廊包含:Double Square Gallery双方藝廊、Each Modern亞紀畫廊、ESLITE GALLERY誠品畫廊、Mind Set Art Center安卓藝術、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就在藝術空間、Tina Keng Gallery耿畫廊、TKG+等。
更多七位新生代欲罷不能的快感享受,多納藝術此次與臺藝大雕塑系聯合展出藝術家芝田典子、姜運威、賀泉融、陳家邦、林芝萱、林芳瑜、江慧琳等七位同學有較明顯的創作脈絡,並有一定的創作表現能力與創作能量,他們的作品不只能在校內外獲得肯定,江慧琳甚至曾在國際木雕競賽中獲得大獎。他們來自日本、澳門及台灣各地,每個人創作各具特色,難以歸類比較,所以採用木雕創作過程中「雕琢」特色,將展名以「琢木探形」來命名。
更多第28屆「2021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1年10月22日(五)至25日(一),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展開,並於10月21日(四)舉辦貴賓預展。
更多「木雕」在整體藝術範疇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在於對材質的形塑屬於純藝術的範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對材質的加工而常被類屬工藝品。而台灣並無豐富的木雕學習資源,台藝大是培育木雕家的重要基地之一,藉由此次的木雕聯展,一窺專屬木雕的天下及其所表現的特殊情感!
更多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與多納藝術將在二十四日推出「琢木探形:台藝大七人木雕聯展」,策展人、台藝大雕塑系教授賴永興分享,這次展出的七位藝術家,來自日本、澳門、台灣各地,不只在校內外受肯定,每個人的創作各具特色,所以採用木雕創作過程的「雕琢」特色來命名。
更多臺灣的藝術範疇中「木雕」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一方面是木材質的雕塑,是偏純藝術的範疇,但是另一方面因為材質的屬性和工具、加工的手法的一致性,常被當成工藝品看待,但是因為木材是人類最熟悉的原材料之一,具有溫潤、木紋、芳香、堅韌、易加工等特性,加上當創作者找到適當的工具來雕鑿木頭時,常會產生快感而欲罷不能,比起其他材質或許木雕創作在過程可以說是一種享受,是有快感的。台灣當代藝術應可說是起源於黃土水,1915年他赴日東京藝術學校學習的本科正是木雕創作,雖說木雕人才輩出是最近這十來年的事,藉由這個木雕聯展,誠摯的推薦我們木雕工坊優秀的七位藝術家。
更多基隆市文化局 - 2021年7月《北北基桃藝文總覽》(7.17.2021)
更多藝術家盧昉與周政瑋敏銳的觀察城市生活的面向,透過從風景到人文的再詮釋,從視覺的意象勾勒出對生活環境的印象,在客觀寫實的技法裡連結每個人獨特的情緒、透過古今抑或是虛實的交相對應,演繹出城市的隱藏風情。兩人這次結合台北市景與藝術畫作,於Gallery 101帶來《台北行走•城市印象》,藉由空間在建構的方式,引領觀者從熟悉的生活景緻回歸內心。盧昉以歐洲經典名畫援引挪移將古典與當代生活交融,在東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裡突然呈現了城市的趣味。在《巴別塔》的作品中,盧訪以向大師致敬的手法回應當代生活實景,在《夜生活》的作品中,盧昉則從高超的修復技法裡擷取再現的功力,以古畫新詮的方式,讓對於藝術史熟悉的觀眾直接進入畫作的文化氛圍,並將嚴肅的主題透過熟悉的生活日常警示著當代生活的物質化趨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