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向福報-周政緯用畫筆描繪台北 「老地方」喚起共同記憶(12.13.2022)

周政緯用畫筆描繪台北 「老地方」喚起共同記憶

「老地方 – 周政緯個展」,展出周政緯近兩年以「台北」為主題的25件城市系列作品,圖為其作品〈安和巷內的101〉。圖/多納藝術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青田七六〉、〈東門西褲店〉、〈安和巷內的101〉等,一幅幅乍看下很像台北懷舊照片中的街景寫實,其實都是藝術家周政緯一筆一筆畫出來的作品。他以石墨黑白素描為主,偶爾渲染著幾處色彩,然而在每一筆塗抹中,都有著他對家鄉濃濃的情感投射、理想性描繪,以及對過往時光的戀舊之情。 

周政緯作品〈青田七六〉。圖/多納藝術提供    

「老地方—周政緯個展」即日起至明(2023)年1月8日在多納藝術華山館展出,呈現周政緯近兩年以「台北」為主題的25件城市系列作品。

周政緯1976年出生於台北,台藝大美術系畢業後,遠赴西班牙留學八年,基於對故鄉台北的情感,返台後他計畫以15年時間,用畫筆記錄從2015年至2030年之間台北市街道面貌,前期透過石墨黑白素描來記錄,中期也就是現階段開始加入部分色彩,到最後階段會是有顏色的作品。

周政緯以石墨黑白素描為主,偶爾渲染著幾處色彩,圖為他的作品〈永康街交岔口的大樹〉。圖/多納藝術提供

這次展覽大都是他居家或工作室附近的街景,「在這些巷弄裡遊走,我發覺『在地』好像不用特別去找尋。」在遊走過程之中,他發現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已經改變或正在改變,他希望透過畫筆將它紀錄下來,「以免以後它不見了,我可能就找不回那個溫度了。」

周政緯作品〈東門西褲店〉。圖/多納藝術提供    

「表現真實」是周政緯一貫追求的藝術目標,他筆下的台北街道有著一種空氣輕盈的漂移感及透明度,作品中並刻意將「人」去除,彷彿是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中按下時間的暫停鍵,透過單純的空間結構與建築,把城市當作是生命的主體來詮釋。

周政緯作品〈大安區討活人〉。圖/多納藝術提供    

他表示,盼藉由這些作品,喚起跟他生活在同一個時段或台北周遭附近人們一些「共同記憶」,日後看到這些影像,會想起這些「老地方」。

周政緯作品〈中山北路國賓飯店〉。圖/多納藝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