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藝術 - 《登峰.造極》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10.11.2020)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鍾經新理事長
「登峰.造極」—27年不中斷的藝術博覽會
第27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至26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隆重登場,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自1992年開辦,27年來沒有中斷過,今年在困難中如期舉行,展現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ART TAIPEI 的強勁韌性,近期ART TAIPEI 官方公佈了10大亮點,展現出這個歷經27年,不斷刷新品牌價值的資深博覽會對於亞洲藝術場域的展望與企圖。
成功打造「再品牌」 — 臺灣會展獎優勝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 2019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再次入圍展覽甲類並獲得評審團特別青睞,在70件展會之中脫穎而出,榮獲【展覽甲類金獎】,落實「產、官、學、藏」四大領域,對經濟、藝術教育及藝術市場皆有重大貢獻。今年主題定調為「登峰.造極」,期許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擁有不畏艱難而前行的勇氣邁向山峰,並創造極致的象徵氣象。
接軌產、官、學、藏四大領域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延續「產、官、學、藏」做為支撐藝術產業鏈的四大區塊,將收藏納入博覽會重點。早在2018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鍾經新理事長宣示成立「台灣藏家聯誼會」,作為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藏家服務平台,以提高ART TAIPEI 的實質收藏效益。同年(2018),ART TAIPEI 推出《開.窗 — 台灣藏家收藏展》,聚焦錄像藝術的收藏,2019年則以《佇立.遠望》為主題,呼應展會主題《光之再現》,2020年台灣藏家收藏展呼應ART TAIPEI的英文主題《Art for the Next》,以70年代作為起始點,藉著展出藏家藏品進一步強化四大區塊在藝術產業鏈上的契合度,持續著眼於藝術市場中藏家扮演的關鍵角色及影響。
首度策略聯盟:順益台灣美術館、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為感念父母於2008年成立,原為教育基金會,後轉型為文化藝術基金會,並開辦「鴻梅新人獎」以結合創作、評論與展覽的方式,進行藝術創作及藝評書寫潛力新秀的陪伴與支持。今年的巡迴展首次展出立體類的作品,首度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合作,並呼應ART TAIPEI英文主題「Art for the Next」,展出藝術家為:江宜瑾、李承哲、吳聯吟、曾琡棻、黃彥勳,藝評獎得主則為胡鍾尹、許楚君、王瑀、梁廷毓、黃郁捷,五位藝評獎得主為巡迴展之藝術家進行藝評書寫,與藝術愛好者分享。
鴻梅新人獎_黃彥勳 一片風景 2019 木板、宣紙、壓克力、碳酸鈣、亮光 91x72.5cm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自70年代開始就陸續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以及本土美術畫作,成立林迺翁文教基金會之後便以積極保存、推廣臺灣文化與藝術為志,並於1994年成立臺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順益台灣美術館則在2020年於林純姬董事長的擘畫下隆重開幕。今年首次與ART TAIPEI合作,將透過美術館前身 — 順益行的歷史原型,以40呎貨櫃的形式展出臺灣前輩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並於ART TAIPEI結束後回饋社會,於臺灣鄉鎮間巡迴展出,輻射更大的文化能量、深化美感教育的根基。
聚焦臺灣,深化在地的藝術底蘊
文化部於2008年推動「MIT新人推薦特區」,而自2013年開始透過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媒合畫廊並處理藝術家於博覽會的展覽銷售事宜,更進一步協助藝術家在展覽與宣傳銷售的實務現場接軌。今年MIT新人推薦特區由111位參展者中挑選出8位藝術家:林思瑩、邱杰森、洪譽豪、陳庭榕、曾慶強、歐立婷、蔡士翔、龔寶稜。
林思瑩的作品用雕塑的手法將影像重疊失敗被卡住的動物具象化,蠕動系列象徵重疊不同身份的自己,如同蟲類一般蠕動緩慢的前進。邱杰森用繪畫建立「後地圖文本」的抽象敘事,旨在質疑地圖自古以來所代表的公正性及它所描述的主體。
洪譽豪以錄像的手法關注當代街區中的懷古角落,以空拍攝影封存街道圖景,使時間上的連續性得以具體呈現。陳庭榕的創作紮根於對文化差異、象徵符號,及其在變形文本中衍生的混種聯覺的層層反思,以空間裝置展演出一雙重經緯及社會的多重音譯。
曾慶強主要從事繪畫和裝置創作,他的創作理念衍生於現代城市生活中各式黑色幽默與不滿足的慾望。歐立婷的雕塑有別於一般對於鋼鐵雕塑的粗獷印象,使用金工的細膩手法完成作品,使鋼鐵呈現獨特的柔和樣貌。
蔡士翔以行為藝術、現地裝置、數位影像、錄像等不同的方式,脈絡性地梳理特定空間的量體。龔寶稜將繪畫視為物件,同時想像繪畫的空間邊界,並以現成物帶出了材質本身的反射與光影的虛空間。
曾慶強__Tabea_150x150cm_布面壓克力_2019
文化部今年更首次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推薦原民會與畫廊協會合作,採用文化部過往12年來的富豐經驗,評選出3位原住民青年藝術家為杜寒菘、阮原閩、宜德思.盧信,杜寒菘為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其創作源自於山林、祖靈、部落與族人的情感,以3本原創繪本中13個動物角色進行雕塑創作。阮原閩為賽德克族與閩南混血,創作關注以身為當代原住民族在面對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急遽擴張下對於身分認同的追問,其中涉及族群、性別、影像觀看。宜德思.盧信為泰雅族/太魯閣族藝術家,著重在色彩的量感直截簡約塊面與菱形紋及織紋所構成整體畫面,其量塊往往以織布的秩序構成。文化部與原民會合力在ART TAIPEI 推出「MIT新人推薦特區 X 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將臺灣在地藝術創作轉化為國家軟實力,臺灣的青年藝術家們共同展出臺灣在地各個族群不同文化基底的藝術樣貌。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10月22日舉行開幕記者會,邀請鋼琴家盧佳慧首度於ART TAIPEI 展覽現場演奏親自製作譜曲的跨界多媒體鋼琴作品《蝴蝶蘭》,源自盧佳慧製作的《夢鍵愛琴》,為升級版2.0;ART TAIPEI致力海納多元藝術風格,呈現臺灣藝術特色,《蝴蝶蘭》影像內容採取藝術家江賢二作品,將畫作分解並重新排列,重製為3D動畫。盧佳慧今年特別以多媒體科技藝術結合畫作與古典音樂,開拓新媒體藝術表演之路,呈現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多元跨界的藝術風格。
開幕記者會表演_ 盧佳慧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0年10月23日至26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亮相,展開為期五天的藝術盛宴,成為全球藝術的閃亮焦點。展會將呈獻臺灣視野,並展現輻射國際的企圖心,也將洞悉趨勢,引領下一波藝術浪潮。
公共藝術_名和晃平_Throne_mixed media_155.2x72.6x49.5_2019
表裡之城_林育良_Visualizing the City_chromogenic print on acrylic glass in artist_s frame_166x124.5cm_2020
林宏信_繁花 02_油彩、畫布_89 x 145 cm_2019 (多納藝術)
▍貴賓預展|Preview Night
2020/10/22(四) 18:00-21:00 開幕夜
▍公眾展期|Public Days
2020/10/23(五) 14:00-19:00 至
2020/10/26(一) 11:00-18:00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