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蘇富比呈獻印象派、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拍賣亮點:畢卡索1962年《半身女子坐像》
藝術家晚年所作之動人畫像
畫中人為畢卡索愛妻賈桂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
估價800萬至1,200萬美元

紐約,2020年11月20日 — 蘇富比欣然宣佈,最新一場跨門類拍賣會「印象派、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即將於紐約舉槌。十九世紀末至今的著名藝術家及炙手可熱的當代精品齊聚一堂,叫人翹首以待。拍賣將於12月8日(星期二)在紐約舉行,並向全球直播。蘇富比10月全球拍賣走勢凌厲,香港、巴黎、倫敦及紐約的當代、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總共創下10億美元佳績。涵蓋各個門類在內的拍賣形式首創於倫敦7月的「從倫勃朗到里希特」晚拍,該場拍賣薈萃五百年藝術史上的珍貴作品,成交額高達1.93億美元,成交率為95%。

晚拍其中一件精選作品是畢卡索晚年所繪的《半身女子坐像》,畫像作於1962年,估價800萬至1,200萬美元。畫中人是畢卡索的第二任愛妻賈桂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兩人一直廝守至1973年畢加索離世之時。2019年5月,畢卡索的《女子與狗》(1962年作)在蘇富比以5,490萬美元成交,打破畢加索1960年代作品的拍賣紀錄。

本次拍賣將延續夏季及秋季跨門類晚間拍賣的模式,繼續融入靈活創新的電子數碼科技。屆時,紐約拍場實況將向全球直播,觀眾可以透過高清實時影像收看現場情況。競投人士可以委託身處紐約、倫敦及香港三地的專家進行電話投標,或於網上平台出價。

巴布羅・畢卡索《半身女子坐像》


圖文/蘇富比提供

巴布羅・畢卡索《半身女子坐像》(估價:800萬至1,200萬美元)是本次紐約晚拍的精選拍品,作於1962年6月,是以愛妻賈桂琳・洛克為主角的重要畫像之一。賈桂琳是畢卡索晚年的伴侶,兩人婚後相守至1973年畢卡索逝世為止。畢卡索以賈桂琳為模特兒所畫的作品,在其畢生所有女性畫像中數量最豐,也許賈桂琳在他的生命和藝術歷程中留下的影響力,早已無人能與之匹敵。1952年,兩人首次在畢卡索的瓦洛里陶藝工作室相遇,當時畢卡索仍與弗蘭索娃・吉洛(Françoise Gilot)同居,他們共同育有一對子女。然而與弗蘭索娃不同,賈桂琳非常諒解畢卡索陰晴不定的脾性和對藝術的痴迷。她對他的支持堅定不移,而且願意犧牲自我來成全對方的雄心,最終俘虜了畢加索的心,兩人在1961年共諧連理。

1962年,畢卡索與賈桂琳離開康城的加利福尼亞別墅(Villa La Californie),在普羅旺斯艾克斯附近荒僻的沃韋納蓋堡(Vauvenargues Castle)短暫停留後,最終選擇在海邊山區小鎮穆然的永生聖母別墅(Notre Dame de Vie)安定下來。永生聖母別墅是一座建於十八世紀的寬敞農舍,四周環繞著柏樹和橄欖樹,俯瞰康城海灣。畢卡索可在此地盡情創作,並從妻子身上汲取無盡靈感。大部分肖像畫家都習慣僱用專業模特兒,或者遊說陌生人和萍水相逢的初識為他們作模特兒,但是畢卡索筆下的人物總是三步不離他的私人生活。喬遷至新居後,賈桂琳負責照顧畢卡索的日常起居,而她身為藝術家繆思的角色,也透過畢卡索在人生最後一段時光所創作的大量作品而變得不容置疑。

在畢卡索以黑髮妻子為主人翁的眾多畫像中,今次上拍的一幅流露出一股超越時間桎梏的雋永氣質。此畫在1962年6月以七天時間完成,其時,踏入藝術生涯後期的畢加索早已練就出精純畫功,賈桂琳的形象在他有如行雲流水的豐厚筆觸下永恆定格。坐在扶手椅中的賈桂琳是畢卡索特別喜歡的形象,畫家與模特兒之間的性張力藉此溢於言表。畢卡索同時採用在描繪朵拉・瑪爾(Dora Maar)時首創的「雙側面」手法,來呈現賈桂琳的臉龐,不過這其實可以回溯到他在立體主義實驗時期的多角度表現方式。他從舊作中提取元素,賦予畫面強大的感染力和無拘無束的自由境界,淬煉出只有在人生最後十年才能企及的高度。

雖然賈桂琳聲稱自己從未為畢卡索作模特兒,但是她的身影在其晚年作品中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油畫、雕塑、素描還是陶瓷,都能看到她的杏眼、烏髮和鷹鉤鼻。盈溢在他們之間的愛情促使畢加索精益求精,他以各種色彩和姿態勾勒心目中的繆思,而且從未像對待自己以往的靈感女神那樣,掩蓋或妖化賈桂琳的樣子。

其他拍賣亮點:

格倫・利根 《社區裡的陌生人#37》
估價250萬至350萬美元

尚・杜布菲 《擺輪IV(時之烈焰)》
估價100萬至150萬美元

沙伊姆・蘇丁 《格雷奧利埃一景》
估價120萬至180萬美元

馬可・夏卡爾 《向過去致敬》
估價180萬至250萬美元

 

作品率先於香港展出 11月23至26日
於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敬請預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