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吳冠中美術館級重磅拍品現身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
常玉《蹺腿的裸女》,結合西方裸女與東方山水的藝術傳統,常玉最後個展之最矚目作品
吳冠中《北國風光》,私人手上最大尺幅的吳冠中改革開放前創作的油畫
香港,2020 年 9 月 17 日 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拍賣將於 10 月 5 至 6 日舉槌,晚拍及日拍將聚獻亞、歐現代及戰後尖鋒傑作,當中以常玉《蹺腿的裸女》、《青花盆與菊》與吳冠中《北國風光》、《桂林風景》最為矚目,亦是常玉與吳冠中首次以美術館級重磅拍品同場亮相領銜晚間拍賣。
本季亞歐大師傑作琳瑯滿目,具象與抽象兼備,由林風眠、朱德群、趙無極、謝景蘭、陳庭詩、林壽宇、蕭勤、李華弌等東方大師,及喬治 · 馬修(Georges Mathieu)與貝爾納 · 布菲(Bernard Buffet)等歐洲巨匠,共奏本年秋季拍賣最強音。
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部主管張嘉珍表示:「在剛過去的七月春拍,蘇富比現代藝術拍賣雄取 8.83 億港元傲人佳績,為年初以來波瀾起伏的藝術市場打下強心針;本季秋拍,蘇富比再度吹響集結號,破天荒同場呈獻常玉與吳冠中的四幅重量級佳作,機緣難得。從現代藝術發展看來,這兩位旅法畫壇巨擘之交集極具象徵意義——他們分別代表著二戰前後兩個世代的亞洲先鋒,恰巧於二十世紀的中轉年份交滙於世界現代藝術首都,有如一場歷史性交棒,讓亞洲、歐洲繪畫的融合與新生跨越時代紛擾,形成持續兩個世代、接近一百年的系統性發展。」
巨擘雙璧世紀交滙─常玉與吳冠中領銜晚拍
吳冠中《北國風光》,1973 年作,油畫木板,71.7 x 160 公分,估價待詢
《北國風光》是私人手上最大尺幅的吳冠中改革開放前創作的油畫。藝術家化用毛澤東膾炙人口的革命詞作《沁園春・雪》,藉著北方大地雄奇壯麗的冬季景象,抒發內心洶湧澎湃的英雄浪漫主義。1979 年,吳冠中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參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壁畫任務,即以本幅《北國風光》為藍本,創作長達六米的巨幅壁畫,展示於機場西餐廳;與本幅《北國風光》尺幅﹑精彩程度與歷史意義相近的吳冠中七十年代油畫鉅作,盡皆見諸如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重要博物館與機構典藏,由此益其珍罕無匹之價值。
吳冠中《桂林景色》,1973 年作,油畫木板,64.2 x 42 公分,估價:18,000,000 - 26,000,000 港元
1972 年底,吳冠中回貴陽探望病中岳母,途經陽朔。當時雖驟雨連綿,惟他冒雨堅持寫生,連夜繪出數幅速寫草圖,成為日後桂林主題油畫創作的靈感。翌年完成的《桂林景色》便是此系列中難得的佳作,作為貫穿其藝術生涯中長達二十年的桂林系列之宏大開端。畫面在油彩豐厚的層次之上,融入水墨溫潤悠遠的意境美。吳冠中以桂林一帶主題創作過油畫 7幅,唯有《桂林景色》把山村與江景合而為一。作品完成不久後,即被畫家親手贈予親屬珍藏。《桂林景色》不僅是對景象的重現,更是滿載藝術家對生活的真情實感,以及對未來的無盡期盼。
常玉《翹腿的裸女》,1950 至 1960 年代作,油畫纖維板,125 x 95.5 公分,估價待詢
《蹺腿的裸女》結合西方裸女與東方山水的藝術傳統,乃藝術家1966 年於摯友勒維家族別墅舉行人生最後個展之最矚目作品,亦是2004 年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為常玉舉行首個法國博物館展覽的標誌性展品。從勒維家族保存的十多幅 1966 年勒維別墅展覽照片,可見《蹺腿的裸女》出現次數冠絕全場,亦是當時唯一與藝術家留有合照之作;同於此次歷史性展覽登場的《曲腿裸女》,去年於蘇富比秋拍以 1.98 億港元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若以本幅《蹺腿的裸女》與《曲腿裸女》並觀,可見兩者聯繫密切,聯袂體現常玉壯心不已的創作鴻圖;論尺幅之恢宏,《蹺腿的裸女》更與本年春拍以 2.58 億港元成交之《綠色背景四裸女》庶幾相同,位居私人手上最大尺幅的常玉裸女油畫最前列。
常玉《青花盆與菊》,1950 年代作,油畫纖維板,91 x 62 公分,估價:50,000,000 - 70,000,000
常玉一生鍾情繪花,早年的花卉作品素雅淡麗;及至盛年,隨著其人生閱歷臻於成熟,色彩越見絢爛、筆意越趨蒼勁。常玉共創作逾 130幅花卉油畫,菊花蔚為經典之最,蘊含藝術家引以自況、托菊言志的深思。《青花盆與菊》屬此系列的巔峰之作,亦是極少數仍在私人藏家囊中的青瓷花卉油畫。現時的常玉十大拍賣紀錄中,瓶花作品穩佔六席,當中四幅同為菊花主題,足證市場對於常玉花卉油畫的殷切渴求。此畫最初由巴黎著名畫商雷蒙 · 陶本奈(Raymond Toupenet)珍藏,後由常玉主要的藏家尚 · 克勞德 · 希耶戴(Jean-Claude Riedel)購藏,再輾轉回歸亞洲。本作神隱私人藏家手中逾十載後,如今再度面世,誠為藏家爭奪錦菊芳華的難得契機。
朱德群三幅不同年代力作見證藝術家在巴黎步履生輝的事業歷程
蘇富比於 7 月春拍以 1.14 億港元成交的《自然頌》刷新朱德群拍賣紀錄,本季晚拍將再接再厲,呈獻三幅其不同時期的重要作品,見證藝術家在巴黎步履生輝的事業歷程:1959 年的《河岸》色彩蒼莽,結構縱橫擺闔,盡顯藝術家進入抽象繪畫初年之勇毅奮進。其最早參展於首個獨家代理朱德群的巴黎勒讓特畫廊、日後更參與多次大型展覽,意義顯赫;1969 年之《第 312 號構圖》尺幅非凡,畫面結構恢宏深邃,更代表藝術家為中國參加第十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獲得獨立展廳的非凡待遇,為其藝術與事業更上層樓的雙重象徵;1987 年,朱德群在藝術上登峰造極,創作出膾炙人口而數量珍稀的雪景系列,《透明冰河》即是箇中上品,並收錄於 2000 年由巴黎 Flammarion 出版社出版的藝術家重要畫冊。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50.jpg)
朱德群《河岸》
1959 年作
油畫畫布,116 x 81 公分
估價:15,000,000 - 25,0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80.jpg)
朱德群《第 312 號構圖》
1969 年作
油畫畫布,200 x 200 公分
估價:37,000,000 - 47,0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7.jpeg)
朱德群《透明冰河》
1987 年作
油畫畫布, 120 x 60 公分
估價:10,000,000 - 15,000,000 港元
具象傑作現代典範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80.jpg)
林風眠《立體靜物》
1952 年作
彩墨紙本,68.5 x 68.5 公分
估價:2,500,000 - 4,5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9.jpeg)
林風眠《打漁殺家》
1953 年作
彩墨紙本,69.5 x 65.5 公分
估價:3,500,000 - 5,5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0.jpeg)
李華弌《臥雪》
2008 年作
彩墨紙本,190 x 580 公分(全作)
估價:5,000,000 - 10,000,000 港元
戰後抽象國際凝鑄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10.jpg)
趙無極《04.08.98》
1998 年作
油畫畫布,150 x 162 公分
估價:20,000,000 - 40,0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2.jpeg)
喬治・馬修《希望之光》
1988-1989 年作
油畫畫布,130 x 97 公分
估價:700,000 - 1,5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30.jpg)
藝創明天:拍賣收益惠澤譽婷堂
林壽宇《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月》
1958 年作
油畫畫布,167 x 151 公分
估價:2,500,000 - 4,5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40.jpg)
蕭勤《飛越永久的花園 - 19》
1998 年作
壓克力彩畫布
110 x 250 公分
估價:800,000-1,5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5.jpeg)
謝景蘭《從藍綠中產生的形象》
1972 年作
油畫畫布(兩聯作)
全作: 195 x 260.6 公分
估價:4,500,000 - 6,500,000 港元
「貝學仁與貝夫人珍藏戰後中國藝術」春拍大放異彩,壓軸篇章今秋登場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60.jpg)
陳庭詩《日與夜#25》
1973 年作,甘蔗板版畫(三聯屏)
全屏:163 x 187 公分
估價:200,000 - 400,000 港元
![](/userfiles/images/MEDIA/sotheby's/170.jpg)
陳庭詩《第一聲驚雷》
1972 年作,甘蔗板版畫(四聯屏)
全屏:145.2 x 259.3 公分
估價:200,000 - 400,000 港元